罷韓後的政治工程是制憲 青年多元化訴求成為制憲新元素

10多個青年團體共同呼籲,台灣下一階段的政治議程,是制定新憲法。綠黨邀國人積極參與各團體提出的憲改公投,包括「台灣新憲法意向」、「憲法前言修正」等公投,除因應中國在國際對台灣持續的霸凌,還有中國通過港版國安法,粉碎香港民主自治,台灣必須做出調整因應外部局勢的改變。

去除特殊國與國關係,綠黨要提公投案

中央大學副教授曾建元認為,蔡英文就任第15任總統,就面對了第二次寧靜革命的憲法時刻降臨,需要做的事情包含去除台灣、中國的「特殊國與國關係」,達成國家正常化、制定半總統制,以及權責相符、國民主權、國會改造、政府改造和考監獨立,重新檢討台灣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制度,基本國策增訂新興人權,追求進步價值。

綠黨召集人余筱菁指出,中國持續在國際場合對台灣進行各式阻撓,導致台灣無法正常參與國際社會,影響國人的生存與發展,應該從根本上切斷與中國的法律關係。礙於現行法規,人民修憲案之權並無法確切落實。

因此,綠黨將提出公投案,「您是否同意立法委員職權行使法應增列條文如下:第10屆立法委員應於2022年5月20日前審議通過憲法增修條文修正案,將前言『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』刪除,改為『為因應國家現行需求』續依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規定程序,送交全國公民投票複決」。

青年關注多元性別、居住權、勞動權等

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到,將在立法院成立「修憲委員會」,但沒有指明那些方面要進行修憲,一般認為是朝野多黨已有高度共識的「18歲公民權」,不過,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李欣表示,蔡總統必須面對的也不能只是「18歲公民權」,而是台灣公民對「世代正義」的深刻期待。

李欣提出三項憲改訴求,分別是「18歲選舉權與被選舉權」、「人權條款入憲」,及「降低修憲門檻」;而且,憲改工程也要加強對於多元性別、居住權、勞動權等與年輕人高度攸關、屬於世代正義應該擁有的權利。

事實上,推動新憲法在台灣並不新鮮,主要原因是人民感受不到現行憲法有阻礙日常生活,一方面是台灣人對於公共事務較為冷漠,再者是制憲運動很容易被冠上台獨大帽,淪為統獨與族群動員的戰爭,然後激發社會對立,反而模糊真正憲改的內容與焦點,最後無疾而終。

但值得觀察的是,隨時代改變,人民的訴求已不再是「民主法治」的基本要素,也逐漸脫離統獨的觀點,而是從各種不同面向發覺到,舊憲法諸多不合時宜之處,導致諸如農業、綠能等方面無法獲得保障。

綠能、糧食、生存權,訴求憲改新元素

此次青年團體中,色彩較過去多元,關注議題不再侷限於「政治改革」,「綠能臨門一腳協會」的宋俞說,應該追求能源獨立自主,讓台灣獨立於霸權之外,也能獨立於污染和危機之外。呼吸乾淨的空氣,飲用乾淨的水,是每個國民的權利,應該受到憲法的保障,發展地熱發電更是刻不容緩的事。

「台灣農業讚」執行長張佑輔表示,台灣長年面對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威脅,有機農業的面積非常少。這次全球武漢肺炎疫情應該帶來的新啟悟,是台灣需要增加糧食自給率和有機農業面積,讓世代台灣人免於飢餓、或必須食用有健康疑慮食物的危險,新憲法應該保障國民基本的健康生存權。

原住民團體「Skaru部落群主權行動聯盟」Wagi Qmisan則主張,中華民國憲法與現代台灣社會脫節,僅反映漢人的經驗,新憲法才能讓台灣的多元精神法理化。

凝聚廣大民意推蔡英文走向制憲

台灣制憲基金會5月份公布民調顯示,有91.0%的民眾支持台灣應該朝向一個正常國家的方向前進,有80.3%的民眾支持重新制定一部符合台灣現況的新憲法。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說,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中,台灣與中國同屬一國,離現實非常遙遠;而且整體設計殘破、國家定位不清、人權保障不足、政府體制不明、修憲門檻極高,是荒謬且不合理。

林宜正說,民進黨政府與蔡英文總統不敢制憲,是信心不足,所以凝聚社會力給蔡英文推動制憲的信心,只要人民共識夠強,展現人民力量,就能推著執政黨走,才有成功的機會。

也許,在罷韓告一段落後,憲改將躍為主要的政治議題之一,因為隨著2022地方選舉參選人的布局與政見的設定,憲改被討論的聲音將會越多,新憲恐也不例外。
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