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決國家定位問題
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,對於國家定位上與現實不符,從〈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〉前言仍載明「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」等文字,且〈中華民國憲法〉也無法明確實質指出國家之疆域領土,明示中華民國憲法本質乃是追求統一的一中憲法,這部憲法依舊在爭取一個中國的代表權。讓當前台灣社會難以向國際社會訴說我們是台灣人民,我們更不清楚我們自己是誰。制定新憲法是為清楚釐清國家的界線及定位,更是進一步脫胎換骨成為新國家「台灣」,藉此告訴全世界台灣是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。
解決政府體制的混亂
制定新憲法成為新國家,能夠解決當前中華民國憲法在政府體制上的混亂,例如:政府體制既不屬於總統制,也不是內閣制,又不像法國第五共和制,定位不清造成事權不一、權責不符的情況。將造成:立法院與行政院間缺乏有效解決僵局的機制,因為立法院沒有調查權及彈劾權可以監督行政行政機關,而有調查權及彈劾權的監察院,其結果卻缺乏實際約束及執行力,此狀況導致行政機關執行力低落,更浪費人民納稅錢。制定新憲法是為國家政府體制做最適當且完整的安排,提高政府效能,進而穩固政府機關行政運作,及健全台灣經濟發展。
強化基本人權的不足
制定新憲法成為新國家,能去強化當前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不足的基本人權。目前中華民國憲法有關人權篇章內容,圍繞於第一代人權(自由權),幾乎沒有著墨第二代人權(社會權)、第三代人權(集體權)。導致我們憲法內許多集體權力尚未獲得保障,例如:家庭權、族群權、環境權、勞工權等等。這將造成國家行使暴力,導致人民受到侵害時,無法伸張我們的憲法權利。制定新憲法不單是強化個別人權項目,而是更宏觀的將憲法體制建置完善,補足現有的基本權利內涵入內,例如:身心障礙實質平等、同性婚姻權利等權利,以及更全面地強化因應未來世代所需的人全內含,例如:科技權、資訊權等。
迎接台灣未來世代
制定新憲法成為新國家,破除現有中華民國憲法的諸多限制,例如:修憲門檻過高、憲法條文前後零碎且多不適用、政府體制混亂不清等。而是讓台灣人民能夠進共同思考,屬於台灣人民的未來發展趨勢,以及通盤檢視當前台灣對於公共政策的需求,包含:產業趨勢、新興基本人權,讓台灣新憲法能真正屬於現在的台灣人民,也屬於未來世代台灣人民的需求。
世界各國的憲法條中,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「釐清國家定位」、「強化人權保障」、「解釋政府體制」三大核心內涵,但當前中華民國憲法無一具備,促使我們亟待建立台灣新憲法。